教育部:推动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常态实施
近日,教育教育教育部网站发布“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4707号(文体宣传类420号)提案答复的部推函”,就“关于把握文化强国建设要求 加强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动中宁德市某某仪器仪表教育中心提案”作出答复。教育部表示,小学将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华推动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常态实施,优秀实现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魂育人的传统常态长效化、制度化。文化
教育部表示,实施加强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育教育对于引导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部推增强民族自尊、动中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小学宁德市某某仪器仪表教育中心提高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中华具有重要意义。优秀教育部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完善政策体系。指导各地各校落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等文件要求,明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要求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精神内涵,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二是加强课程建设。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题内容、载体形式等,强调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贴近学生实际,提出以语文、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历史三科为主,艺术(音乐、美术等)、体育与健康学科有重点纳入,其他学科有机渗透,“3+2+N”全科覆盖。2022年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内容。支持各地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编写适应青少年认知特点的普及读本。
三是开展专题活动。组织开展“开学第一课”“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全国中小学生电影周”等主题教育活动,以“我们的节日”“小小百家讲坛”“小小传承人”等为主题,深入挖掘端午、中秋、重阳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中国古典文学、民族文化、历史典故、神话寓言等经典读物,开展诵读和主题演讲。充分结合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发掘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争做非遗的小传承者。组织举办形式多样的非遗展览、展演、体验、讲座、征文、知识竞赛等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进校园、进课堂进行展示或教学。
四是拓展育人载体。2017年以来,先后组织遴选了两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实践基(营)地,鼓励地方和学校利用基(营)地、当地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等文化资源单位,通过考察探究、体验操作等方式,开展中华传统文化体验活动。支持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到当地非遗馆、传承体验中心等场所开展非遗体验研学活动。积极建设并运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等新媒体,设立“优秀传统文化”等专栏,上线一批优质专题教育资源,为地方和学校有效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有效支撑。
下一步,教育部将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常态实施,实现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魂育人的长效化、制度化。一是进一步加强政策指导。推动各地“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等文件要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中小学教育教学重要内容,坚持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提升教育效果。二是进一步丰富活动内涵。指导各地各中小学校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切实提高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进一步拓展学习空间。加强国家和地方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及校外活动场所建设,用好国家和地方网络资源平台,拓展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习空间。四是进一步密切家校合作。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指导各地积极组织开展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文地址:http://smoke-thunder.com/html/06c699318.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